近年來電動汽車已然成為不可抵擋的時代趨勢,在過去的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首次增至10%。高盛預計,到203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將達到50%,突破一個關鍵的里程碑節點。
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,隨著全球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,電動汽車滲透正在急劇上升,到2035年將達到關鍵節點50%,到2040年占比上升至61%,電動車銷量將飆升至約7300萬輛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具體來看:
電動汽車年銷量平均增長率為32%,基本零部件(如電池、逆變器)的年銷量平均增長率為28%。汽車軟件也將迎來增長,但在2030年前,電氣化的增長潛力將是主要焦點。
2025年、2030年、2035年和2040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分別為16%、33%、49%以及61%。
如果銷量得以落實,那么行業利潤也將大幅增長,高盛預計:
全球汽車行業的營業利潤將從2020年的315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4180億美元,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利潤池將大幅增長,從20億美元增至1330億美元。
電動汽車本身的利潤規模會從10億美元增至1100億美元,而傳統汽車制造商從燃油車方面獲得的利潤將不可避免地下降。
未來十年,電動汽車相關零部件的利潤將從10億美元增加到230億美元,并有望為電池、逆變器和電機制造商帶來可觀的盈利增長。
進一步來看,高盛指出,定價權越來越轉向電池制造商,更有利于其實現更高的收益:
全球市場越來越集中于動力,占電動汽車總成本的25-40%。截至2020年,前五大汽車制造商的全球市場份額為41%,而前五大電池制造商的全球份額為83%。
定價權越來越轉向電池制造商,更有利于其實現更高的收益。與此同時,整車廠正匆忙建立垂直整合的生產結構和合資工廠,以解決與電池制造商之間的定價權問題。
目前,電動汽車行業正面臨著來自綠色通貨膨脹、電力價格上漲、美國通貨膨脹降低法案(IRA)等多個方向的逆風,高盛認為新的技術突破將成為克服這種短期逆風的關鍵。高盛指出:
動力電池:到2040年,動力電池市場將大幅增長,新材料的開發和新電池設計將推動其增長。2023年,磷酸錳鐵鋰(LFMP)電池技術的引入將是關鍵。與傳統LFP電池相比,向電池中添加錳能夠將能量密度提高15%,而成本卻不會增加太多。在2028年之前,全固態電池(ASSB)的競爭也將十分激烈。
逆變器:碳化硅半導體有助于減少逆變器的能量損失,并進一步提高電機效率。
汽車裝置:熱泵技術可以提高空調的效率,隨著熱管理系統能力發揮作用,電池和電機/逆變器的有效加熱/冷卻可以減少車輛的電力消耗。
此外,輕量化是增加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另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術。